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03-06 10:24
来源:本站
张塘社区位于黄梅中部孔垄镇的城乡结合部,版图面积0.43平方公里;社会资源丰富,有个体商业56家、民营企业6家、事业单位5家;人力资源雄厚,有4个小区、426户、2046人,支部有党员90人,志愿者队伍3支共160余人。近年来,在县民政局、慈善会领导的关心指导下,我社区以“幸福家园”村社互助工程为依托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,深入广泛地宣传《慈善法》,通过持续开展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慈善活动,探索了一条“乡村治理+慈善工作”的新路子,解决了发展难题,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我们的做法是:
(一)构建“红色矩阵”,唱响时代主旋律
社区党组织在突出党建主导的基础上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做实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,以群众性互助互济为模式,构建了三大“红色矩阵”。一是发挥“党群中心”主阵地的政治影响力,凝聚人心,通过组建党员先锋、文明实践、扶贫帮困等3支志愿者队伍,大张旗鼓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二是发挥“主题广场”的文化阵地社会吸引力,通过文化大舞台、善治凉亭、道德讲堂、法治教育基地等多元素、多维度的潜移默化,引领民风民俗向治向善,加速推进乡村治理走向善治化、法治化。三是发挥“爱心驿站”设施功能作用,通过建设志愿者之家、开放慈善书屋、落实积分超市兑换等手段,激发志愿者热情,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,为幸福家园添砖加瓦。
(二)汇聚“慈善资源”,提升群众获得感
如何破解公益建设资金不足、群众有急无力帮的问题?张塘社区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新路子。近年来,我们先后通过3种渠道“借鸡生蛋”:一是借助慈善公益平台的力量,通过医疗众筹、慈善配捐,先后解决了36家重症患者家庭“应急难题”。二是依托中华慈善总会“幸福家园”村社互助工程,发动群众参与数字公益节、“99公益日”等募捐活动,为环境治理公益项目建设筹集资金。三是引导民间资源转化为共同缔造公益资金。在龙年民间自发筹款打造龙舟的文化活动中,我们经过多方引导将活动余款全部用于公益建设上,所有资金规范操作,程序到位,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。我们采取“逐年分段推进”的投入方式,完成了居民区门前道路硬化和雨污分流改造、中心港治理和社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、农田水利沟渠硬化,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(三)推进“多元联动”,激活社区正能量
社区依托“五社联动”项目,融合社区工作者、社会工作者、社会组织、社会资源、志愿者多方力量,开展了一系列志愿宣传服务活动,通过“群众点单、支部配单、志愿者接单、社会评单”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志愿者通过挖掘整合资源,围绕理论宣讲、政策解读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递党的声音,先后主办“五老宣讲”活动4场、“英模宣讲”活动2场;围绕“关爱一小一老”“关爱弱势群体”主题,开展“六送”关爱活动14场;围绕防疫宣传、禁毒宣传、廉政宣传、孝文化宣传活动等活动4场,志愿者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,深受社区群众和全社会的喜爱,活动共发布多媒体宣传“美篇”26篇,点击率超过4万人。
(四)落实“积分兑换”,促进良风善治
从2020年起,我们先后开展了60多场社区志愿者公益活动,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500多人次,活动时长累计3万多小时。我们严格执行《志愿者章程》和《公益积分兑换制度》,采取“日常记时、现场亮分、定期兑换”的方法,来“展示”活动成果、“放大”积分意义,彰显志愿精神。通过突出“仪式感”,来满足志愿者的荣誉心,从而激发志愿者更大的积极性。目前,我们已完成积分兑换2.7万分,兑换商品3万余元。通过积分兑换,极大地鼓舞了志愿者的士气,带动了更多的热心人积极投身志愿行列。
张塘社区把乡村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、慈善工作实施有机结合,以善治诠释政治、以爱心凝聚民心、以文化传播文明,惠及于民,造福乡里,培育了社区文明新风尚,让幸福家园更加绚丽多彩!